一切都来得猝不及防,中国女篮的当家球星李梦,突然就“伤”了。
主教练宫鲁鸣说她久病未愈,需要休养,可照片里的她,分明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。这葫芦里,到底卖的什么药?
一道冠冕堂皇的“逐客令”
中国女篮公布最新集训名单,李梦,这个过去几年雷打不动的核心锋线,名字消失了。
宫鲁鸣面对镜头给出的解释,是“伤病”。这个理由听上去看似无懈可击,但很快,各种现场照片、训练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。
画面里,李梦生龙活虎,正随队进行高强度对抗,眼神专注,态度拼命,哪有半点“长期脱离训练”的影子?
更有人翻出宫鲁鸣几天前还在采访中表扬李梦训练认真。前后矛盾的说辞,让“伤病论”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。
大家心里都清楚,这根本不是伤病,而是一道包装精美的“逐客令”,宫鲁鸣只是需要一个台阶,一个能摆在台面上,让彼此都体面的理由。
老帅的铁腕,容不下一根“刺”
这难道只是简单的将帅不和吗?不,这是两代人、两种篮球哲学的迎头相撞。
宫鲁鸣,这位六十八岁的老帅,骨子里是个彻头彻尾的传统派,他信奉的是集体主义,是朴实无华,是绝对的纪律。
今年三月他刚一上任,就对着记者说:“运动员最美的样子是战胜对手,而不是搞那些花里胡哨的。”
这番话,当时听着像一句空泛的口号,如今再看,简直就是冲着李梦来的。
放眼整个女篮,谁最“花里胡哨”?毫无疑问是李梦。她爱美,爱打扮,甚至敢顶着一头挑染过的金发、化着精致的浓妆上场比赛。她把赛场当成秀场,享受着聚光灯下的每一次亮相。
这种张扬的个性,在宫鲁鸣眼中,就是“不正经”,是团队纪律的潜在破坏者。
更别提李梦此前深陷的个人情感风波,被网友贴上“德不配位”的标签,以及那些似有若无的“球霸”传闻。
这些事,一桩桩一件件,都精准地踩在了宫鲁鸣的红线上。
他要的,是一支思想高度统一、令行禁止的“铁军”,队里可以有球星,但绝不能有“刺头”,更不能有凌驾于集体之上的大姐大,而李梦,恰恰就是那个气场最强、最具个人魅力的存在。
一个要绝对服从,一个要尽情绽放。从一开始,他们就注定走不到一条路上。
这不是第一次,也不会是最后一次
宫鲁鸣向来如此,他的执教生涯,就是一部不断“修理”大牌球员的历史。
想当年,他执教女篮,硬是把追求纤细身材的隋菲菲改造成了增重几十斤、在内线肉搏的肌肉女,隋菲菲不理解,甚至哭过,但宫鲁鸣告诉她:为了球队,你必须这么做。
后来到了男篮,他更是公开敲打当时如日中天的郭艾伦,他批评郭艾伦打球太“独”,眼中只有篮筐没有队友,甚至不惜将他摁在替补席上,逼着他去传球,去为团队牺牲。
在宫鲁鸣的字典里,没有“你觉得”,只有“我要求”,球员的个人风格、数据、甚至商业价值,在团队荣誉面前,都必须让路。
他就像一个手艺精湛的老木匠,拿到手里的每一块木头,不管它原本是什么奇形怪状,都得按照他的图纸,被规规矩矩地打磨成他想要的零件。
李梦这块料,个性太强,棱角太分明,他不想磨,也懒得磨了。
后浪汹涌,前浪的沙滩在哪儿?
如果仅仅是理念不合,宫鲁鸣或许还会犹豫,但现实是,他已经有了“清洗”老将的底气。
这份底气,来自那些正在飞速成长的新人。
看看最近的热身赛吧。身高超过两米二的张子宇和两米的韩旭组成“双塔”,在禁区里简直是遮天蔽日,予取予求,那种统治力,让人看到了中国女篮未来十年的内线保障。
外线,杨舒予的灵动、罗欣棫的强硬、王佳琦的沉稳、陈明玲的活力……一大批“00后”小将集体井喷,她们眼里闪着光,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。
这些年轻人的崛起,让宫鲁鸣下定决心,要在中国女篮搞一场彻底的“新陈代谢”。
在他看来,李梦已经快三十岁了,就算状态再好,还能打几年?恐怕很难撑到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。
既然注定不是未来蓝图里的人,那不如现在就大刀阔斧,给新人腾位置,让她们去经历大赛,去更快地成长。
所以,宫鲁鸣的目标,绝不仅仅是李梦一个人,可以预见,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年近三十的当打之年的球员,会慢慢淡出国家队。
这是一场残酷的迭代,也是一支运动队发展的必然规律。
体面的告别,与藏不住的委屈
风波之中,李梦没有选择沉默,也没有选择争吵。
她悄悄离开了国家队,社交媒体的定位显示在四川,她发了一篇长文,感谢了所有人——国家、球迷、队友,甚至她自己,通篇没有一个字抱怨,却处处都是无声的抗议。
她说:“只要国家需要,我随时听候召唤。”这句话,像一记耳光,扇在那个“伤病缠身”的理由上。
球迷们炸了锅,各种“鸣不平”的声音在网络上此起彼伏。“兔死狗烹,鸟尽弓藏”,成了许多人指责宫鲁鸣用词最重的一句话。大家心疼的,不只是一个球星的离去,更是对这种冰冷、不透明决策方式的普遍反感。
宫鲁鸣的这盘大棋,落子无悔。李梦的离去,不过是棋盘上被提走的第一颗子。
这场轰轰烈烈的新陈代谢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股票按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